四种垃圾桶的颜色分别是什么?各代表什么?
我国2003年10月,国家出台了《生活垃圾规则条例》。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志,生活垃圾被重新划分为五分类,它们分别为:
1、红色:代表有害物质,有时也用橙色标示,有害物质包括废电池、荧光灯管、油漆、过期药品、化妆品等不可回收且带有一定污染危害的物质。
2、绿色:在多种塑料垃圾桶组合的情况下,绿色代表厨余垃圾,厨余垃圾可以作为植物养分的肥料使用,土壤掩埋后可被大自然微生物和植物分解吸收,起到废物再利用的作用。
3、蓝色:代表可回收再利用垃圾,包括塑料、纸类、金属等有利用价值的物质,这些物质将被纳入废品回收系统,作资源再生处置使用。
4、灰色:除了有害物质跟可回收物质以外的垃圾,砖瓦、陶瓷、渣土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,这类物质一般会被焚烧、掩埋等处理。
5、黄色:代表医疗废物专用垃圾桶,一般只用于医院、卫生站等医疗场所。
分类垃圾桶的颜色、标示分别代表如下:
1、红色
红色代表有害垃圾。有害物质包括废电池、荧光灯管、油漆、过期药品、化妆品等等不可回收,且带有一定污染危害的物质。
2、绿色
绿色代表厨余垃圾。厨余垃圾可以作为植物养分的肥料使用,土壤掩埋后可被大自然微生物和植物分解吸收,起到废物再利用的作用。
3、蓝色
蓝色代表可回收再利用垃圾,包括塑料、纸类、金属等有利用价值的物质,这些物质将被纳入废品回收系统,作资源再生处置使用。
4、灰色
除了有害物质与可回收物质以外的垃圾,砖瓦、陶瓷、渣土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,这类物质一般会被焚烧、掩埋等处理。
垃圾分类的三大原则:
1、分而用之原则: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,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,回收利用回收品,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,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。分类就是要提高物质利用比例,减少焚烧、填埋处理量,如果没有后续利用能力,分类便失去意义。
2、因地制宜原则:各地、各区、各社(区)、各小区地理、经济发展水平、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的能力、居民来源、生活习惯、经济与心理承担能力等各部相同,需要结合实际情况,因地制宜,向公众提供便捷适用的软、硬件设施,起到便民、引导公众正确分类的作用。
3、自觉自治:社区和居民,包括企事业单位,逐步养成减量、循环、自觉、自治的行为规范,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,成为垃圾减量、分类、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。